追差價 買港樓三思而行
自今年2月,樓市進入「零辣」年代,非本地買家不用再付樓價15%的辣稅,視乎購入物業銀碼,買樓稅項大幅減至最高4.25%。入市成本大減,本應推動「北水」流入本港樓市。不過,近日有一手盤撻訂買家遭發展商追差價,即激起中港兩城地市場熱烈討論,市場猜測下一個高危被追差整新盤花落誰家之時,內地網民亦表關注,認為目前買港樓即使不用付辣稅,惟銀行收緊按揭借款,不放水借貸下,或因借款不足而被迫擱置交易,買一手樓變得窒步。
據市場引述媒體稱,是次遭追差價新盤是元朗洪水橋#LYOS。今年5月初,該盤單日爆出連環15宗撻訂,長實隨即將單位「殺訂」後,翌月以3年前的折讓價25%至32%出售該批撻訂貨。同月,有撻訂買家收到律師信,發展商指因應買家未有完成買賣合約,單位重售後以較低價錢售出,或會向買家追討差價。
按流傳的律師信指,發展商除了要求撻訂買家出信後14日清還相差樓價,期間涉及的利息開支亦要負責,利息以最優惠利率P加2厘計算,由於期內銀行加息,利率以介乎7厘至7.875厘計算。另尚有3%經紀佣金、管理費、律師費及終止交易費,若未能清還,發展商將展開法律程序追討。
市場就本港發展商出手「狠」暗暗稱奇,另一邊廂,市場關注今年一手市場錄至少逾300宗撻訂個案,年內撻訂貨追差價恐陸續有來。經濟及樓市前景未明朗,早2年高價購入樓花業主,即將面臨收樓承造按揭,因樓市下行,銀行對物業估價不足,收緊借貸及審批程序過慢,均可能促使買家走上撻訂之路。
首兩季逾300宗撻訂 超去年全年
相比去年一手市場,今年一手樓撻訂數字比去年多。中原地產研究部數據指出,今年第二季新盤撻訂宗數錄149宗,較上季159宗,雖然減少6%,但連續兩季逾百宗。今年上半年,一手樓撻訂已達308宗,較2023年全年總數261宗高18%。第二季最多撻訂新盤是啟德跑道區維港1號,錄29宗;其次為屯門飛揚1期,錄26宗;第三位為洪水橋,錄15宗。至於,本著合約精神追差價的長實,旗下黃竹坑上蓋Blue Coast亦錄4宗撻訂個案。
重售單位劈價最狠達32%
部份撻訂單位更於市場減價重售,如油塘蔚藍東岸一個3座高層F室單位,實用面積318方呎,撻訂前782.1萬售出,發展商劈價32%以532.2萬元重售,樓價差250萬元。屯門飛揚1期2座高層F室,實用面積263方呎,撻訂前476.3萬元售出,發展商其後以324.8萬元重售,樓價差151.5萬元,差幅達3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