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在本專欄曾經提及2009年金融海嘯後,樓市出現了新常態。在新常態下,究竟樓市如何調整?新常態與舊常態有何分別?
首先由舊常態說起,2009年金融海嘯前,筆者通常稱為舊常態,當時的市場普遍容許泡沫積聚,而泡沫積聚至最大時便會爆破,爆破時價格便會急速插水,炒家及投資者往往因此損手,而讓出機會給予一些原本沒有條件入市的人士或無資產者,筆者稱以上為財富轉移。
時至今日,社會已經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泡沫爆破,不少歐美國家開始改變政策,以類似宏觀調控的措施來避免泡沫積聚或爆破,筆者以2009年金融海嘯後作為分水嶺。在新常態下的經濟,大部分以中國的宏觀調控為藍本以參考,宏調的理念是當市場泡沫積聚時,政府會出招抑壓或去除。換言之,市場從此進入低泡沫或沒有泡沫的情形下成長,這樣做的好處是市場特別穩固,壞處可能是社會失去一些財富轉移的機會,富者愈富,但貧者會否愈貧?這視乎政府有否實施一些附加政策來幫助貧者。
新常態下,由於經常使用宏調的關係,市場出現了一個現象—樓市成交量減少。成交量減少會導致市場的鞏固期需要拉長,各位得悉以上理論並加以善用,在新常態下,樓市調整時便能判斷已鞏固的價格難以調整,仍然處於鞏固期的價格有機會受市場衝擊,懂得分野以上兩點是非常重要,有助各位掌握入市的時機!
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