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 img

70年代老牌屋苑光環或褪色 變現能力存隱憂

市道行情 2020-04-02

正所謂鹹魚青菜,各有所愛。有人喜歡住新樓,愛其配套完善,裝修時尚,亦有人鍾情舊樓的實而不華兼高實用率,而且部分樓齡上40至50年的舊樓,更有一份新樓無可媲美的懷舊氣息。不過,對於偏愛住舊樓的人士,除非本身腰纏萬貫,否則不得不從理性角度諗一諗,這些上世紀70年代或之前建成的舊樓,隨著樓齡的增長,令其變現能力存在隱憂。


這裏指的變現能力隱憂,並非日後出售物業較困難,敍造按揭年期較少,或物業維修支出等老生常談的問題,因為對舊樓有偏愛的人士通常不介意物業樓齡高,亦沒有打算出售,且計劃往到終老,那麼上述老生常談問題均不會是這類業主關心的問題。


反而,值得留意的是,逆按揭這概念開始在年齡層40至50多歲人士中流行起來,他們還有數年至十多年便屆退休年齡,在百物騰貴及少子化的香港,這群人開始為退休後生活費作出部署。


而近年開始廣為人知的逆按揭計劃,正能為這班將步入退休行列的業主,能在有生之年樓照住的情況下,透過將物業做逆按揭,每月獲得一份收入,最長年期是可終生提取。


要明白為何70年代或之前的舊樓變現能力存隱憂,先要明白逆按揭的遊戲規則。就私樓業主而言,逆按揭最低申請年齡為55歲,並在申請時物業樓齡不足50年,便可按一般程序作申請。反之,年過50的物業,將要按個別情況及驗樓報告作考慮,意味著有機會不獲批核。


逆按揭單位樓齡不宜過50

明白了逆按揭的對樓齡的要求後,對於有諗過退休後透過將物業逆按揭獲取每月收入的人士,便要留意持有或打算買入的物業,到自己55歲時,樓齡會否超過50年。


翻查一些70年代至80年代入伙的大型屋苑,當中藍籌屋苑美孚新邨最早的一批單位於1968年入伙,樓齡已52年,而該屋苑最後的入伙年份是1978年,現年計約42歲,尚有八年便「超齡」。


早於上世紀60及70年代入伙的美孚新邨,部分單位樓齡已逾50年。


再看另外兩個老牌屋苑太古城及南豐新邨,前者樓齡介乎33至44歲,後者則達42至43歲。此外,位於港島區的大型物業筲箕灣太安樓,於1968年入伙,樓齡已52。


對40歲或以上的業主或準置業人士,如有計劃退休時用自住物業打造多一份生活費,便要檢視持有的物業或心儀的單位,在你年滿55歲能申請逆按揭時,樓齡會否超過50年。


方法很簡單,只要用以下算式,便能得悉物業樓齡要低於哪個水平,才能在你55歲敍造逆揭按時不會「超齡」。

算式:物業樓齡 < 50-(55-業主年齡)


假設一名準置業人士現年45歲,透過以上算式計算,購買的物業樓齡不宜高於40年,才能符合將來敍造逆按揭的基本要求。由此可見,隨著逆按揭潮流在香港冒起,一些70年代入伙的老牌屋苑,變現能力開始存在隱憂。